Wiki新手寫作指南



摘要

藉由開放的編輯方式Wikipedia在二年內達到了等同於數十年編輯的大英百科全書的規模及品質,在本文中我們會介紹架設Wikipedia的Mediawiki軟體操作方式,與讀者分享如何編輯文章;本文的內容適用於任何用Mediawiki軟體所架設的Wiki網站,除了介紹Wiki一般的語法外,更重要的是在本文中對於這些語法背後的意涵也有所解釋,讓讀者在閱讀時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前言

由於Wikipedia的普及,藉著多人合作編輯的方式,讓網路上產生大量高品質的文章;在本文中筆者會分享給讀者在進行Wiki頁面編輯時的經驗。要注意的是Wiki網站並不是只有Wikipedia這一個而已,有許多的Wiki網站被架設來去編輯不同領域的知識,而其背後的軟體都是用MediaWiki所架設的,讀者可以在MetaWiki找到更多的Wiki網站,本文所探討的編輯方式不單只是在Wikipedia上而已,而是所有經由MediaWiki軟體所架的網站都適用。
本文較偏向寫作的角度來探討如何寫出一篇好的Wiki文章,雖然語法的介紹也在其中,然而重點較偏向於如何分類以及組織Wiki文件。本文假設讀者已初步瞭解Wiki的概念,也可能已經寫過一些Wiki文章。

編輯文件的流程

在進入各項編輯的細節前,先讓筆者對於編輯文件的流程予以介紹,讓讀者對於編輯Wiki文件有個整體觀。
  1. 選擇你要編輯的Wiki網站:若你的知識較屬於一般性的,可以考慮在英文Wikipedia或是中文Wikipedia上編輯,或是較屬於特定領域性質的,可以在專業的Wiki網站上編輯,例如這是個美食餐廳的Wiki
  2. 註冊帳號:雖然有些Wiki網站不需註冊即可編輯,不過大部份都需要註冊,若無註冊去編輯的話編輯者的IP會被紀錄。
  3. 尋找是否有想要的頁面:集體創作最忌諱重複發明輪子,你可以使用Wiki網站的搜尋功能來查是否有意義相同的頁面可編輯;一般都是在左下方有搜尋的欄位及按鈕。
  4. 若沒有意義相同的頁面可編輯,那麼可以創立新頁面來編輯;若有的話可進入此頁面,並查看頁面的歷史紀錄,一般在頁面的上方,可以看到有哪些人編輯過以及編輯紀錄,然後繼續加以編輯自己的心得。
  5. 若是創立新頁面,要特別注意創立頁面所屬的命名空間、分頁以及頁面名稱;以及要在適合的頁面連結到你所編輯的頁面,以讓使用者方便尋找,不然會成為獨立頁面。
  6. 在編輯時首先要注意文章的結構安排,如何分段、如何項目編號,對於基本的排版可藉由Wiki的專屬語法來達成,而對於較進階的呈現方式可利用HTML語法來達成。
以上是在編輯時的主要流程,讀者皆可在下述的章節找到詳細的說明。
[

第一步先註冊

最著名的Wiki網站莫過於英文WikiPedia內有140萬條目的百科全書,在首頁中可以連到其它的Wiki網站,以語言來看這裡可以看到所有的WikiPedia列表目前共有250種語言的WikiPedia;並且每種語言,還有不同性質的Wiki,例如英文的WikiNews,用來提供免費的新聞、WikiBooks用來提供免費的書籍及手冊、MetaWiki用來協調各項Wiki計劃、MediaWiki用來提供架設Wiki的軟體。讀者可以從所有的Wiki專案來查到目前官方所支援所有Wiki專案。

大部份的Wiki專案頁面都可以在不需註冊的情況下直接編輯,然而不同的Wiki網站會有不同的設定,建議讀者若要編輯先註冊較好,若沒有註冊讀者在編輯時會被Wiki網站記錄IP,並且註冊後可以記名對於文章的貢獻,也能編輯較多的頁面。底下以筆者本身電腦上剛灌好的Wiki來做註冊的動作,先點選首頁右上方用戶登錄再選擇建立帳號(Create an Account)的連結,再輸入帳號及密碼即可完成註冊,有些網站會要求用EMail來確認或是會顯示一段數字要使用者輸入以防是用代理程式來註冊。

在註冊完後,可以至右上角參數設置處點選進入來更改個人的參數,其中比較重要的是綽號的部份,輸入後可以在簽名時顯示綽號,若是沒有輸入的話,則會用帳號名稱來顯示;有關簽名的方式我們會在下節說明,其他個人的參數讀者可以隨意玩玩看,例如變換面版或是語言設定。題外話,Wiki的內定樣版除了預設之外的都難以入眼;(

這是有綽號的簽名:--ㄚ璋 17:23, 18 October 2006 (CST)
這是沒有綽號的簽名:--goodnice 17:24, 18 October 2006 (CST)

編輯及創立頁面

在註冊好帳號後即可開始編輯文章以及創立新的頁面,編輯頁面的部份較容易,只要所在頁面的上方有編輯或是Edit的連結點選即可進入編輯;然而創立新頁面可能是大部份人一開始所遇到的困擾,在Wiki的介面中並沒有一個創立頁面的選項,它的作法是要點選不存在的連結來創立。以下示範用搜尋及新建連結兩種方式。

在下圖中在左下角的搜尋處輸入要建立的頁面名字,然後再按進入(Go)的按鈕,若出現的連結是紅色,代表此頁面尚未被創立,即可點選此頁面進入編輯模式,保存內容後即創立此頁面。

另一種方式是找一個已存在之頁面,在其中編輯一個不存在的連結,保存後亦可點選此連結來創建頁面;Wiki運用網站內超連結的語法是用成對中括號([[ ]])來包含連結名稱。
Wiki語法呈現結果
[[點選此連結即可創建頁面]]點選此連結即可創建頁面

若要單純連到外部網站,則直接打上網址名稱即可:
Wiki語法呈現結果
http://www.wikipedia.orghttp://www.wikipedia.org

在剛接觸Wiki要編輯文章內容時,會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頁面要建在哪,每個註冊的帳戶都會有專屬的頁面存在,建議可以用此頁面來做練習,個人頁面的連結為User:帳號名稱,例如筆者的帳號為goodnice,那麼個人頁面就是User:goodnice

使用超連結

Wiki對待連結的方式很不一樣,在HTML網頁中的超連結若指到一個不存在的頁面,會被視為錯誤,而在Wiki中不存在的連結是有功能的,可以用此來創建頁面或是表現關鍵字,更深的含意是,這是一個有意義的連結,但是尚未被建立,希望有人能協助來編輯此頁面。由於Wiki方便的超連結功能,讓同一個網站內的資料極容易進行連結,讓知識創造的速度加快。在上節中我們以最簡單的方式來運用超連結,接下來介紹Wiki超連結更深入的用法:

Wiki超連結,不只能代表內部及外部連結,亦可代表圖片、檔案或是內嵌頁面

若要在Wiki中顯示圖片,可用下面的語法,一樣是採用雙中括號來標示,在其中填入圖片名稱,並加上Image:的前置修飾詞,若此圖片已存在則會直接顯示圖片,若不存在就可以點入超連結並上傳圖片。
Wiki語法呈現結果
[[Image:圖片檔名.jpg]]Image:圖片檔名.jpg

連結到檔案的用法一樣,只不過將前置修飾詞改成Media:
Wiki語法呈現結果
[[Media:檔案名稱.pdf]]Media:檔案名稱.pdf

有時我們會想將一個頁面的內容嵌入到正在編輯的頁面當中,而不是以連結,例如網站內常用到的詞彙或是要自訂簽名檔,則可以用雙大括號{{}}的方式來包含頁面名頁,即可將內容嵌入。
Wiki語法呈現結果
{{Template:嵌入頁面}}樣板:嵌入頁面

Wiki超連結修飾語法

有時我們想要將超連結的顯示方式做些調整,例如http://www.wikipedia.org顯示成WikiPedia;其作法是在連結名稱後空一格再加上顯示顯示名稱。
Wiki語法呈現結果
[http://www.wikipedia.org WikiPedia]WikiPedia

外部超連結若要顯示名稱,要多加左右中括號,在上節中未加中括號而直接顯示網站名稱是簡化的用法;內部連結顯示名稱的用法如下,差異在於原本是用空格來做分隔改成是用直線|來做分隔:
Wiki語法呈現結果
[[連結名稱|顯示名稱]]顯示名稱

圖片修飾語法,可以指定圖片大小、置放方式、圖片附加文字、相簿模式

您可以將下列語法複製至您的頁面練習。
 [[Image:圖片檔名.jpg|100px]] 指定圖片大小
 [[Image:圖片檔名.jpg|left]] 指定圖片對齊方式,可以選用right、center、left、none
 [[Image:圖片檔名.jpg|thumb]] 相簿模式
 [[Image:圖片檔名.jpg|frame]] 為圖片加框
 [[Image:圖片檔名.jpg|圖片說明]] 為圖片加上說明文字,直接加就可以了,不用前置詞
 [[Image:圖片檔名.jpg|100px|left|thumb|圖片說明]] 上述的語法,可以任意加以組合,並且順序隨意
]

編輯頁面內容常用語法

Wiki支援大部份HTML的排版能力,事實上Wiki是設計其專屬的語法,最後會經過Wiki的軟體解析成HTML語法;在Wiki的頁面也可以輸入HTML語法,您可以參考Wiki支援的HTML。所以Wiki頁面內容可以混合HTML及Wiki語法,而最終都會以HTML語法來呈現。底下分字元顯示段落組織兩小節來介紹:

字元顯示,如粗體、斜體

Wiki語法呈現結果
'''粗體'''的呈現是用三個單引號包起來。粗體的呈現是用三個單引號包起來。
''斜體''的呈現是用兩個單引號包起來。斜體的呈現是用兩個單引號包起來。
'''''粗斜體'''''的呈現是用五個單引號包起來。粗斜體的呈現是用五個單引號包起來。

Wiki語法支援的顯示格式不多,剩下的就用HTML來彌補:
HTML語法呈現結果說明
放大放大利用HTML來放大字
縮小縮小利用HTML來放縮小字
顯示藍色的字顯示藍色的字利用HTML來設定字的顏色

段落組織,如分節、編號

大部份的文章在前面都會有目錄存在,點選某個連結即會連到對應的段落,這是由Wiki根據文章內容所編寫的Wiki語法而自動產生的,這語法是我們最常用到的分段方式,用=號的多寡來分層:
 == 段落一 ==
 === 段落一的子段落 ===
 == 段落二 ==
 === 段落二的子段落 ===
要用符號列表,可以用*符號來表達:
Wiki語法呈現結果
*符號一
*符號二
*符號三
  • 符號一
  • 符號二
  • 符號三

要用編號列表,可以用#符號來表達:
Wiki語法呈現結果
#項目一
#項目二
#項目三
  1. 項目一
  2. 項目二
  3. 項目三

符號與編號列表可以搭配使用:
Wiki語法呈現結果
#項目一
#*符號一
#*符號二
#*符號三
#項目二
#項目三
  1. 項目一
    • 符號一
    • 符號二
    • 符號三
  2. 項目二
  3. 項目三




表格

在Wiki中有專屬的表格語法,或是您也可以用網頁編輯器(例如Frontpage、Dreamweaver)先編好表格,再將HTML的原始碼貼於頁面當中,當然您也可以直接手動打入HTML的表格語法。底下以Wiki及HTML對照的方式來說明用法。



Wiki語法HTML語法說明
{| 參數 |}
代表表格的開頭及結束;參數部份可以增加HTML及CSS語法,用來美化排版。
|- 參數
代表分列符號;參數部份可以增加HTML及CSS語法,用來美化排版。
|代表某一欄,在其後可以填值。
!代表某一欄,在其後可以填值。

Wiki關於表格的語法,主要組成就是表格的開始及結束({| |})、換列(|-)及欄位值(|、!);只要掌握這三個要素,相信在編輯表格上也不會太困難。底下是一個完整Wiki表格範例;有關Wiki表格更詳盡的說明,讀者可以參考維基百科編輯手冊
Wiki語法結果
 {| border="1" cellpadding="2" cellspacing="0"
 |-
 ! 欄位A
 ! 欄位B
 |-
 | 欄位A值
 | 欄位B值
 |}
欄位A欄位B
欄位A值欄位B值

空白列的處理

在編輯時,若在呈現上要將兩行空一列在實際上編輯時需連空兩列才可以。要分段則空一列即可,若兩行間沒有空列,則實際作用會是在同一行,但會多個空白。

兩句間斷行,呈現上仍是同一句

Wiki語法呈現結果
 第一句話。
 第二句話。
第一句話。 第二句話。

兩句中加一列,在不同列呈現

Wiki語法呈現結果
 結果:第一句話。
 
 第二句話。
第一句話。
第二句話。

兩句間加二列,兩句空一列呈現

Wiki語法呈現結果
 第一句話。
 
 
 第二句話。
第一句話。

第二句話。


有時我們想忠實的呈現所輸入的文字,而不想透過Wiki來幫助我們解析,那該如何做呢?可以使用pre這個標籤來幫助達成:
控制解析方式

Wiki語法說明

不解析Wiki語法也不做格式化,將空格及斷行忠實呈現。
在每行前面若空兩個空格也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用法較簡單。
不解析Wiki語法但會格式化,將空格及斷行進行處理。

分類文章

在運用上述介紹的語法來編輯一些文章後,會遇到的問題是要如何分類及組織文章,良好的規劃對於Wiki網站有相當大的助益。底下介紹三種Wiki用來分類文章的方式,分別是子頁面(SubPage)、分類(Category)及命名空間(Namespace)。

子頁面(SubPage)

當您的文章過長時或是有同類的文章,可以用子頁面的方式來規劃,例如編輯書籍或是您個人頁面下的頁面;子頁面除了較好分類文章外,亦會在子頁面左上方建立與其所有父頁面的導覽連結
SubPage語法說明
[[/子頁面一|子頁面一]]
運用斜線/來建立子頁面。
[[User:ChangKH/子頁面二|子頁面二]]
指名父面頁為何。
[[/子頁面三/子子頁面|子子頁面]]
子頁面可以有多層。
]

分類(Category)

若要將網站所有文章進行分類,例如像搜尋引擎上的網頁分類,用Wiki中分類的標籤來規劃較適當,其作法是在每個文章中加入分類標籤。

Category語法說明
[[Category:個人網頁]]
可以在頁面最下方看到分類說明。

在頁面中加入這個標籤的含意是,這個頁面屬於個人網頁這個分類,如下圖是加入分類標籤後的結果;頁面分類:個人網頁這段粗體字是Wiki根據分類標籤來自動產生的。
不過在分類完後赫然發現,怎麼自動產生的分類文字也是個內部超連結;個人網頁竟是個紅色的內部超連結,讓我們點進去試試,原來分類本身也是個頁面,可以在分類的頁面加入對於這個分類的說明,更重要的是,可以用上述同樣的分類語法再標明分類頁面屬於哪個分類,而達到樹狀分類的效果。在下圖中又增加一個使用者帳號連結,Wiki會將標示同樣分類的頁面連結放置其所屬的分類頁面,並且一個頁面可以有多個分類。
[

命名空間(Namespace)

命名空間設計的主要目的在於不同性質的面頁容易有命名重複之處,例如研發部門與行銷部門皆可能會有會議紀錄這個頁面,可以規劃兩個命名空間,一個為研發部門另一個為行銷部門,而會議紀錄的頁面就可以在兩個部門中出現,在Wiki中的表達方式是研發部門:會議紀錄行銷部份:會議紀錄,將頁面名稱加上命名空間,中間用冒號隔開。在創立頁面時就可以指明命名空間,通常我們只會用到Wiki預設規劃好的一些命名空間;底下是Wiki的命名空間說明:
命名空間用途
(Main)預設的命名空間,若在創建文章時沒有指定命名空間,則會屬於此命名空間。
Talk預設的命名空間下的每個頁面,都會有對應的Talk頁面,系統會自動產生,目的是正在修改頁面前,可先至對應的Talk頁討論。
每個命名空間都會有對應的Talk命名空間(因意義相同,只列出(Main)的Talk命名空間)。
User使用者的命名空間,在每人註冊後會獲得User:帳號名稱的頁面,所有個人的頁面皆可放至此命名空間。
網站名稱每個網站的名稱都會一個命名空間,例如英文Wikipedia的命名空間就是Wikipedia。
Image雖然名稱是圖片,不過是所有檔案的命名空間,所有要上傳的檔案都必須放在此命名空間之下;但在撰寫文章時前置會有所區隔,圖片是用[[Image:圖片名稱]]而檔案是用[[Media:檔案名稱]]
MediaWiki所有的Wiki網站都是由MediaWiki這套軟體所架構,MediaWiki這個命名空間和管理Wiki網站有關,例如要更改網頁左方的導覽列,就要去修改MediaWiki下的SideBar頁面。
Template有時候我們會想將網站重複會用到的內容,設計成樣板,可以內嵌至頁面中,而非採用連結的方式,可以將頁面放置此命名空間下,然後再用{{Template:頁面名稱}}的方式來嵌入。
Help對於網站的使用說明皆放置此命名空間下,例如Wiki語法的說明、管理者手冊的頁面。
Category分類的命名空間,在上小段有說明過Category的概念,所有頁面屬於的分類也是個頁面,故分類頁面皆會放置於此命名空間下。
您可以在網站左方的特殊頁面(Special Pages)其下的所有頁面(All Pages)查到所有的命名空間,對於網站閱讀者及撰寫者而言要清楚地瞭解創立頁面時要放置於哪個命名空間,以及尋找文章時運用命名空間的概念會更快找到文章;至於若要創立新的命名空間則是管理者的權限,並且也相當少使用到。上述討論的概念子頁面(SubPage)、分類(Category)及命名空間(Namespace),只要能充分掌握就能將文章做好分類,剩下的就是規劃層面的問題。

我們可以發現,Wiki網站本身充分運用了頁面的概念,網站所有的元素皆用頁面來看待,例如檔案及圖片是個頁面、分類也是個頁面、管理網站功能也用頁面;並且所有的頁面皆可以容易的被修改並紀錄歷程。
[

小結

在本篇文章中介紹了要如何編輯Wiki的基礎知識,在往後的文章會繼續對Wiki的語法有進階的介紹,本篇的內容若能充份理解,應可對Wiki在編輯有個大局觀,再去查閱Wiki官方網站的文件,相信會較容易閱讀及吸收。

留言